湿法制粒工艺介绍
湿法制粒是一种将粉状物料与适当的液体润湿剂混合,制备颗粒的方法。常用的润湿剂包括水、乙醇等溶剂,或以一定比例配制的粘合剂溶液。该工艺广泛应用于制药、食品等行业,旨在改善物料的流动性、减少粉尘飞扬、提高混合均匀性,并为后续的压片或填充工序提供适宜的颗粒。
设备原理
湿法制粒通常采用高速搅拌制粒机,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:
锅体:用于容纳物料和润湿剂。
搅拌桨:通过旋转产生剪切力,促进物料的混合和颗粒的形成。
切割刀:用于将湿润的物料切割成均匀的颗粒。
在操作过程中,物料与润湿剂在锅体内充分混合,形成湿润的软物料。随后,切割刀将其切割成所需粒度的颗粒。
工艺特点
改善流动性:通过制粒,粉状物料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,便于后续加工。
减少粉尘:湿法制粒有效减少了粉尘的产生,改善了工作环境。
提高混合均匀性:湿润状态下,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,确保成分一致性。
颗粒可控性:通过调整工艺参数,可控制颗粒的粒度和形态,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。
关键控制参数
润湿剂用量:润湿剂的添加量直接影响颗粒的湿润程度和粘结性。过多可能导致颗粒过湿,过少则可能导致颗粒粘结性不足。
搅拌桨转速:搅拌桨的转速影响剪切力的大小,进而影响颗粒的形成和粒度分布。
切割刀转速:切割刀的转速决定了颗粒的切割速度和粒度。
制粒时间:制粒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颗粒不均匀,过长则可能导致颗粒过度生长或粘结。
物料装载量:装载量过多可能导致搅拌不均匀,过少则可能影响生产效率。
在工艺开发和放大过程中,需要根据具体物料和设备特性,优化上述参数,以确保颗粒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结构示意图
公司官网:常州市力度干燥设备有限公司
技术支持:138-1368-9060
24小时服务电话:18924375593